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商丘师范学院关于开展教师人工智能应用全员培训的通知
时间:2025年07月22日 11:17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根据《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本科高校教师人工智能应用全员培训的通知》(教高函〔2025〕273号)文件精神,学校将开展教师人工智能应用全员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一)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模块。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发展历程,重点解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原理与发展脉络。结合师范类院校特点,探讨人工智能在教学设计、师范技能训练、教育管理决策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实践路径及创新方向。

(二)主流大模型功能介绍及操作模块。学习DeepSeek、豆包等主流大模型的功能特点与使用技巧,包括Prompt工程设计原则、多轮对话优化策略、领域适配微调方法。结合课程问答系统搭建、论文辅助写作、师范生教案生成等教学场景,教授教师根据任务需求筛选并部署最优大模型,提升教学与科研效率。

(三)人工智能教学辅助应用实践模块。以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标准为依据,探索人工智能在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利用AI生成教学课件、智能题库及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特别是针对师范类专业的教学资源。开展基于AI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创新实践,包括自适应学习路径规划、课堂互动智能分析(如师范生授课行为分析)、教学效果动态评估,推动教学评价模式转变。

(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科研模块。聚焦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实验设计、学术写作等科研环节,培训教师使用AI工具高效筛选文献、挖掘研究热点,通过深度学习模型优化实验参数设计。结合科研数据管理规范,辅助撰写学术论文及项目申报材料,提升科研效率。

(五)人工智能办公辅助模块。系统学习AI驱动的文档自动生成、会议纪要整理、录音转写等智能办公工具的功能与操作流程,提升行政办公效率。结合本校管理需求,培训智能排课、学情监测预警等场景应用,优化管理流程。

(六)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规范模块。把握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伦理边界与社会责任,引导教师增强数据隐私保护意识,规范学生个人信息(尤其是师范生实习数据)的采集与使用流程。讲授技术应用风险防范策略,确保AI技术在教学、科研与管理中的合规性与安全性。

二、培训方式

为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学校与学院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集体与个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六维融合”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培训资源,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刚性要求为牵引,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分层协同培训机制(学校学院相结合)

1.校级统筹示范培训。成立校级培训专项工作组,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和各学院各负其责,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全员应用培训工作。

2.学院特色精准培训。各二级学院结合学科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如文科侧重AI辅助教学设计,理工科聚焦科研数据分析),开展针对性工作坊和案例研讨。

(二)多元资源整合模式(校内校外相结合)

1.校内资源深度挖潜。“商师设计教学团队(SQNUTDTL)”信息技术领域核心成员负责技术原理教学,专业骨干分享AI教学、科研实践经验。

2.校外资源协同联动。邀请省教育厅专家库成员、行业资深工程师进校开展专题讲座,同步开通线上直播供教师回看。

(三)混合式学习体系(线上线下相结合)

1.线上学习。通过河南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中心平台(https://ai.ha.edu.cn)完成通识课程(不少于20学时)。

2.线下实践。集中培训阶段(9-12月)开展专题工作坊,重点训练大模型操作、教学资源生成等技能。

(四)弹性培训实施策略(集中分散相结合)

1.集中式强化学习。9月-11月,采用“理论讲授+实操演练+案例研讨”模式,确保教师掌握核心技术框架。

2.分散式自主实践。允许教师根据教学科研需求自主选择培训模块,如教学岗教师可侧重“AI技术与课程设计”模块,行政岗教师可主攻“智能办公”模块。

(五)双轨制学习驱动(集体个体相结合)

1.集体协作学习。各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5-8 人),聚焦AI在课程设计、课件生成、智能评测等教学场景的应用。

2.个体能力提升。针对不同教龄教师设置差异化目标:青年教师掌握基础教学工具应用,资深教师牵头开展“AI+学科”创新项目。

(六)场景化实践体系(理论实践相结合)

1.理论筑基模块。系统讲解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发展历程、工作机制及技术应用风险防范策略等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数据隐私保护,强化教师合规应用意识。

2.实践创新模块。鼓励教师培训期间用AI生成题库、设计智能问答系统等,并在课堂中实际应用;支持教师利用AI工具开展文献综述、数据建模等科研工作。

三、培训对象

一线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含辅导员、实验员),以及需掌握智能办公工具应用的行政办公人员。其中,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系(部)负责人及专业骨干教师需重点参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时间安排

2025年7月—2025年12月。具体培训安排见《商丘师范学院教师人工智能应用全员培训安排表》

五、相关要求

1.组织保障。由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牵头,负责总体设计、方案制定与协调管理。人事处牵头组织校内各单位管理人员参加相应模块培训与管理工作。各教学学院教师教学培训工作组,负责学院专任教师的培训组织与进度跟踪。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与进度跟踪由各单位具体负责,各单位党政负责人为专项培训第一责任人。

2.资源保障。充分发挥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中心平台(https://ai.ha.edu.cn)、商丘师范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信息技术学院)和校本培训师(项目库)作用。

3.考核激励。将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挂钩。

4.培训总结。培训结束,由各单位报送“AI教育应用典型案例”,重点总结实施过程、培训成效、创新做法、经验启示及改进建议等。


联系人:于婧

联系电话:0370-3057036(667036)



附件: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本科高校教师人工智能应用全员培训的通知

附件:商丘师范学院教师人工智能应用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7月22日




下一条: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2024年度工作总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