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进行师生教学交流研讨,展示课程教学成果,体现教学特色和优势,12月7日上午,美术学院举办“笃信论坛”暨《素描课程》教学成果交流展系列活动。商丘师范学院副校长郭文佳,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孟现志、教务处处长韩桂玲、科研处处长刘澜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赵龙飞、发展规划处处长岁有生,商丘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长、中国美协会员、商丘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保起,教评中心副主任曹松梅、法学院副院长朱艳、美术学院副院长曹天成、张亮参加开幕活动。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史继红主持开幕式。

展览开幕式活动结束后,由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美术学院承办,以“激发学生潜能,提升育人本领”为主题的“笃信论坛”在美术学院文化创意实习实训中心展厅启动。活动伊始,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曹松梅首先介绍了“笃信论坛”的宗旨和意义,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论坛主讲人程安营老师结合课程教学成果与在座老师分享了以长卷式画卷为表现载体的基础素描课程教学的收获与感悟,特别提到了教师的褒奖与鼓励对学生专业成长与精神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基础课程教学阶段,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乃至工具、材料与表现载体。

在交流环节,美术学院国画教研室吴永波老师表达了写生对于绘画技能提高的重要性的观点。他引用小学语文课文《蓝色的树叶》内容指出,树叶可以画成蓝色、白色、黑色、紫色,而非单一的绿色,来表达对美的感受的多样性为例,阐述绘画并不是刻板、机械的比照相片进行描摹的创作理念。
油画教研室夏强老师表示,大学阶段的教学设计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素描》虽然是基础课程,却指向学生以后艺术道路发展的方向,不同的教学方式会引导出不同的创作思维。他以中央美院精微素描为例,对比我校的素描教学方法,探讨了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绘画兴趣和审美培养的差异性效果。
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项目参与人、版画教研室王建春老师结合自己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的经历,认为学生最初在发现美、表达美时是彷徨的,但通过引导可以让学生逐渐提升表达的自信心,认为不同的学生的表现力会产生差异,因为每个学生作品的纯粹性,都是基于个性的认知与表达。
油画教研室刘军辉老师表示,教师需要对学生施以专业的爱心,这样才能给学生信心,才能让课程教学大纲的调整与提升注入新的思想活力。
雕塑系杨红超老师在发言中提到,绘画要打破固有思维方式与逻辑规则的限制,注意教授学生与众不同的观察方式,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商丘市美协副主席王保起老师以长卷绘画表现载体为切入点,认为程安营老师的基础素描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了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展现了美术专业基础课程实施的多样性空间。
作为“笃信论坛”的积极参与者,化学化工学院2021年新入职的几位老师也结合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谈了对课程探索与实践的认识与体会。他们表示,虽然专业不同,但教书育人的理念与初衷却是相同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一定会千方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
课程学生代表常雨珊等结合论坛主题进行了发言,他们既分享了自己的课程学习经历,也更多的谈到了学习的收获与成长。

在听取各位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发言后,孟现志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笃信论坛”等系列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四个领域八个大类项目的培训,助力我校教师的成长,服务教师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助力学生成长。各学院的教学改革与评价要始终关注这两个着力点,探索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推动我校教师培训和发展工作更上新台阶。

最后,本期“笃信论坛”主持人、美术学院副院长曹天成结合“激发学生潜能 提升育人本领”的论坛主题,对程安营老师的教学成果展作了总结点评。他认为,程安营老师之所能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上取得如此鼓舞人心的成效,能够“化腐朽于神奇”、“点石成金”,归根结底在于两点:一是用心,二是用情。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在每一节课的组织中用心、用情的付出,学生一定能够以优异的课程成效予以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