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商师设计教学团队(SQNUTDTL)”成员,来自体育学院的屈金涛副教授围绕“运动+饮食+行为与肥胖和慢病的关联”作分享。校长陈向炜出席活动。活动由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孟现志主持。

孟现志主持
屈金涛分享了关于控体重、健康的几点共识:胰岛素、睡眠、氧感知、肌肉量等方面。他着重介绍了胰岛素在体重管理和健康中的具体作用。胰岛素在体重管理和健康中扮演着双重角色:适量的胰岛素有助于维持能量平衡和代谢健康,而长期高胰岛素水平或胰岛素抵抗则可能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优化胰岛素功能,实现健康体重和长期健康目标。

屈金涛作分享
在谈到睡眠时,他表示睡眠是一切修复的根本,并详细介绍了中医子午流注理论。每个时辰都有特定的经络和脏腑处于活跃状态,可以通过了解子午流注,合理安排作息、饮食和运动,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对于氧感知这一前沿话题,屈金涛结合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讲解了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HIF-1)如何受氧气浓度影响,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影响代谢、血管生成、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以及在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在运动方面,屈金涛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有氧运动遵循 “三、五、七”原则,即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3-5次,运动后的心率加年龄约170左右;抗阻运动则推荐俯卧撑、平板支撑、卷腹、腹肌轮和深蹲等动作,并介绍了间歇强度训练、持续循环训练等方法。
此外,屈金涛还剖析了减控体重的常见误区,如认为肥胖是营养过剩、追求快速减肥、减肥与力量训练无关等,并提出体育人宣言: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阳光有氧、抗阻运动。

此次培训,不仅加深了对运动、饮食、行为与肥胖和慢病关联的认识,还学到了科学有效的控体重和保持健康的方法。教师们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此类专业培训活动,为大家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