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总体部署,学校实施在线教学第七周,师生已逐步适应了在线教学模式,所有在线课程教学规范,运行有效。从教学监控反馈来看,学生对在线教学整体满意度较高。如何让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起来,进一步构建“质量标准明确、质量管理科学、质量改进持续、质量宣传到位、质量意识树立”的教学质量文化生态链,是新阶段的工作重点。
一、教学运行情况
我校在线教学开设校内课程共计982门,其中公共课程18门、通识课程52门、专业课程912门。

开设课程2916门次,其中公共课程663门次、通识课程121门次、专业课程2132门次。

本周共有954名教师采取了多种授课方式开展教学,在线学生学习达172436人次,其中使用直播互动方式86228人次,视频点播方式3180人次,混合式81822人次,其它方式1206人次。另外,在教师安排下,自主学习学生达1851人次。

授课教师充分利用多种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其中使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631门、超星尔雅及学银在线平台69门、中国大学MOOC平台35门、智慧树8门、蓝墨云班课9门、雨课堂5门,同时借助QQ、微信、QQ直播、腾讯会议、钉钉、超星学习通等工具组织教学活动、开展线上教学,授课方式灵活多样。

本周教师授课共计7827课时,其中使用官方资源717课时、社会资源804课时、学校资源4178课时、其它资源2128课时,基本完成本学期原定的教学进度安排。

二、多措并举,聚焦质量提升
(一)聚焦教师教学,精准督导、专项帮扶
学校教学督导工作重心下移、协同推进,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团持续在线听评课,在线教学本周反馈信息近200条,对教师在线教学整体评价较好。部分课程在组织管理、师生互动、任务驱动、课程实践等方面做得较好。

(二)聚焦学生学习,闭环反馈、持续追踪
教学信息中心负责全校538名学生教学信息员的管理与信息反馈,本周《教与学信息简报》共反馈信息197条(10357字) ;《eye回声》同步推出,跟进信息反馈效果。从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情况看,学生已基本适应在线教学,效果较好。

(三)聚焦教学实效,立足院情、灵活施策
信息技术学院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加强线上课程教学质量督导与管理。出台网上教学实施方案,负责检查教师网上教学准备情况,参与各个班级的网上直播教学,及时掌握、反馈教学组织情况和学生线上学习状态,全面落实学院提出的课程全覆盖、教师全覆盖、班级全覆盖、过程全驻留、结果全反馈的线上督导制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在线教学开始以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在线教学督导工作。督导工作重点:一是授课内容导向情况;二是教师在线教学情况;三是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累计听课看课做到了课程全覆盖、教师全覆盖、反馈全覆盖、整改全覆盖。

外语学院英语系教研室举办了线上教学公开课教研。英语系举行线上教学公开课,包含英语专业各年级的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各教学单位教师、学生、以及部分学生家长观看了公开课。英语系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出色、教学秩序井然、直播手段多样、教学工具丰富、师生互动便捷,基本实现了与线下课堂教学实质等效。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土木工程系召开网上教研活动。对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课程开设学期、理论课与实验课开设学时及在线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等,分类研讨、打造“交互性”在线课堂。

国际教育学院响应学校的号召,克服困难,开展外籍教师在线教学。在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师团队里,来自天南海北的外籍教师作为特殊的群体,突破重重阻碍、开启跨国在线教学模式,以实际行动展现学校师生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风采。

三、典型案例,推广在线教学经验
正式启动在线教学以来,教师们积极行动,科学、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涌现出多个在线教学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白毓《中国工艺美术》的在线教学实录
在尝试了四五种直播软件后,白毓选择了“超星学习通(课前预习)+腾讯课堂(直播互动)+微信群(管理)+EV录屏+超星(课后作业)”的方案,全程监控整个学习过程。
(一)学习通发布学习任务。课前上传章节PPT以及相关视频、发布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做好预习。
(二)腾讯课堂直播互动。提前做好直播准备——电脑、手机、IPAD和教材,强调课堂纪律性、规范性。课中,设置了游戏互动环节,每小节后,都会有课堂提问,学生在“讨论区”作答。

(三)EV录屏。用EV录屏全程录下整个教学过程,一方面作为课堂资料,学生可以看回放;另一方面监控课堂,为有效的教学奠定基础。
(四)建立考核目标。学习通平台上章节测试题,学生自测,教师留言分析错题原因。遇到重点内容,以考研真题或期末考点等驱动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把学习效果与课程成绩挂钩。

典型案例二:音乐学院教师张云峰在线教学流程
张云峰,音乐学院讲师,本学期主讲《台词基本功》《艺术概论》(专业课)、《戏剧赏析》(通识课)。
张云峰使用超星泛雅平台,充分利用已有在线资源,优化、完善《艺术概论课程》的网络教学内容,自建《台词基本功》、《戏剧赏析》在线课程,按照课前预习、课堂提高、课后拓展的教学思路,提升在线教学的品质,提高网上学习的效果。
(一)课前积极准备。提前一周在泛雅平台发布台词内容、相关的音频、乐谱,并提供相关章节的网络授课视频链接。

(二)课中精心组织。课前发布签到,确保上课人数,连接同步课堂(或腾讯课堂),安排布置新课学习步骤,发放抢答,及时记录成绩。
课堂活动(实践练习及翻转课堂)方面,《台词基本功》课让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并发布语音、视频,教师使用语音通讯软件进行反馈与指导。《戏剧赏析》和《艺术概论》课将学生完成的PPT、作业发放到群聊中供大家一齐讨论,研究,学习。

(三)课后检验学习情况。对学生作业、任务进行批阅与评价,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资料,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答疑辅导。

(四)教学效果及学生评价。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发放在线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从调查数据看,大多数学生对在线授课形式表示认可,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习效果较好。

典型案例三:测绘与规划学院教师张平“项目引导教学法”效果显著
张平,助教,主讲《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采用“项目引导教学法”进行授课,以实际项目来贯穿教学任务,由实际操作引领理论。
利用超星学习通(签到与复习)+腾讯会议(直播互动)+QQ群(管理与资料上传)的教学模式,并借助EV录屏软件进行重点知识与软件操作步骤的录制,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1.课前准备。课前一天在QQ课程群发布学习任务与所需材料,并发布腾讯会议信息。上课前十分钟登录腾讯会议,采用手势签到等方式让大家集中在学习通进行签到,以保证学生都能按时听课,同时利用软件留下考勤记录,方便后续平时成绩的登记。
2.课中教学环节。回顾知识点,点评作业(学生所做的图纸),或者学生互评后补充点评。课中利用腾讯会议直播讲授理论部分、讲解设计任务、展示图纸的最终表现效果,深入讲解Photoshop、湘源控规等软件的具体操作,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

3.课后反馈环节。逐一解答学生学习疑问并布置图纸作业,EV录屏软件同步录屏,方便学生回看练习。
